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Ms.Lyricist

【歌詞觀察師】揭開華語文歌詞押韻解析!#04


如果你已經確定了你的創作主題,想好了特定幾句歌詞, 想要圍繞這幾句歌詞的韻腳來進行創作。 但可能在尋找對應詞彙的路上會有點卡卡的, 畢竟要有一樣的韻母又能達到想要的辭意,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押韻一定只能找到一樣的韻母才算數嗎? 押韻的目的,是要讓每一句的尾巴聽起來都有相似的特性, 那麼,就像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一樣,會不會有一些韻母之間,有著類似的發音特徵, 讓他們在帳面上儘管不是一模一樣, 但是念起來唱起來卻顯得順暢呢?

以張宇的《小小的太陽》第一段為例:


我在大雨剛停的夜晚 一個人遊蕩 經過一個又一個櫥窗 只想等天亮 面對就要失去的愛情 有一點釋懷 有一點徬徨 最怕的其實是孤單

這八個句子最後一個字,對應的韻腳分別是 ㄨㄢ、ㄤ、ㄨㄤ、ㄧㄤ、ㄧㄥ、ㄨㄞ、ㄨㄤ 以及ㄢ,居然一次出現了七種不同的韻母! 然而,從讓歌詞唱起有韻律的目的來說, 這段歌詞卻相當的流暢,不仔細拆解, 並不會發現這段歌詞的韻母如此的分歧。


這正是 Lyricist 的產品介面上,在選擇押韻韻腳時, 並不是選擇單一的韻母,而是一組韻母的原因。 以第一句的句尾ㄨㄢ韻來看,包含ㄨㄢ韻的這個分組, 其中包含了「ㄢ、ㄨㄢ、ㄧㄤ、ㄨㄤ、ㄤ」五個韻母, 仔細比對會發現,上述八句歌詞,有六句的韻腳都落在這個分組裡頭。 所以,這段歌詞之所以成句,並不是任意地選了一堆不同的韻腳, 而是有意為之。



那麼,我們事先設定的這個分組,到底有沒有道理? 如果這個分組分得好,那就應該會在眾多的歌詞中發現, 「如果前一句最後一字是晚,押了個ㄢ韻,那下一句的最後一個字, 押的韻母會出現在這一組裡的機率,相對較高。」 而從實際資料中是否能看到這個現象呢?



我們設計了前後句韻腳之間的轉移機率指數, 給定了前一句是ㄢ韻, 下一句的某個韻腳,如果在這個指數上較高, 代表相對轉移到這個韻腳的機率較高。


從圖表中發現,前一句若是ㄢ韻,下一句也是ㄢ韻的機率最高, 依次排序是ㄨㄢ、ㄤ、ㄨㄤ、ㄞ、ㄧㄤ, 除了ㄞ之外,恰恰好就是ㄢ韻所屬組別的韻腳們。 所以從實際的資料去評估,也應證了 Lyricist 現今設定的押韻組合, 的確有其實證上的合理性。快來使用 Lyricist 合理的韻腳分組以及指定主題的功能,開啟你天馬行空的想像,來創造專屬於你的歌詞創作吧!



Comments


KKLab_Logo.png

© 2022 KKLab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